作为文艺工作者需要时常深入生活,真正去接触和感受社会的各个角落。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老一辈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定会花大把时间深入生活。倘若画家要画头像写生便会与模特聊聊家常,一是让模特放松下来达到表情自然,进而通过聊天的过程收集模特性格、阅历等信息,这样画出的人物才能形神兼备。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年轻一代的画家及美院大学生多数在创作的时候离不开数码相机和电脑,绘画创作只重视各种炫丽的技法表达很多内在的东西直接忽略。急功近利的商业画更是直接用机器打印出来进行二次加工以假充真。说到深入生活这事实际过去的演员们拍什么电影、电视剧都会根据剧情需要深入生活,如与庄稼人住在一起或进部队待上两个月。但是现在据说也没那回事了全是“行活”,导演、编剧凑一块一说怎么个意思拿着剧本直接就开演了......册井位于河北省沙河市西南部,属市境内最大的自然村,距市区32.5公里,面积61平方公里,与邯郸、邢台两市相间。过会是中国民间习俗之一,是一种文化的沉淀。舌尖上的册井会摊,我拍摄了两次。一次是今年的七月二十五、另一次就是刚刚过去的十月初二。拍照没用笨重的数码单反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一拿起它就会感觉很正式,不由的去考虑构图、曝光、快门·····然而用手机就不一样了,可以简单的直接的用“大白话”去叙事,直奔主题。照片依旧没有分类没有排序看到哪说哪,大白话叙事、手机拍摄,我想这大概最平凡最接地气。这东西在册井不叫“馃子”也不叫“麻糖”,它叫“脆股”。正面有一层薄薄的糖稀,中间一股一股的吃起来很脆口感甚好,早餐食用者较多。
这个是“馃子”,在沙河西部叫“麻糖”,比“脆骨”吃起来有韧劲。正面同样有一层糖稀。小时候买“馃子”是用牛皮纸材质细绳从中间窟窿串起来的,后来有了塑料绳,现在都是用食品袋。(馃子是天津和沧州,山东、东北及豫北一带人对油条的俗称)
册井的手工凉皮和馃子是那天的早餐,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这家凉皮摊整理的很干净,辣椒酱满满的看上去很新鲜很有食欲。
后面那位老者的眼神,我断定他已经知道自己想要哪块了。这让我想起儿时老家过会前一天人们买猪肉的场景,池塘边支起木杠子猪肉悬挂在铁钩上,老人们围在一起睁大了眼睛看着一块块被割离卖出去的猪肉,这里不乏有“懂行”的老者会的对每一块猪肉进行“点评”,依稀记着爷爷总能买到一块他认为很好的五花肉。(卖家手里拿着和秤杆一样的磨刀工具看上去很好玩)
镰刀,一把常见的农用工具。老先生说他这镰刀是手工打磨快的很。会头上有卖各种农用工具及农产品,这也是除串亲戚外最主要的存在意义,人们可以在这一天进行集中选购或出售。随着社会的发展农用工具随着生产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沙河西部丘陵地带大部分田地还是进不了收割机,还需要靠人力,靠传统的农用工具。
洺关香肠,沙河各会头上常见的美食。属永年县临洺关地方特产,源于清朝末年,已有近百年历史,是“中华传统名小吃”。选用精驴肉,剁成肉沫,加绿豆粉芡,小磨香油、多味名贵作科用老汤调制成的糊状,灌入驴肠衣内,扎成小捆,经高温蒸煮灭菌,最后用果木熏制而成。好的驴肉香肠肉多芡少,尤其使用的香油正宗。
油糕,北方地区一种特色的传统小吃,金*的外表香甜的馅,很受老年人的喜爱。
小小的柴火灶、沾满油的筷子,我被这一个个在滚烫油锅中即将夹出的油糕深深吸引着......
“你来了早还能挑,过老晌午就么有啦”。戴草帽的老者给顾客介绍着。这纯天然的手艺活恐怕我们都不曾见过其制作过程吧。若在美术课堂我可能会给孩子们介绍这是手工制作的农用产品,属于立体构成。
馓子,以麦面为主料的油炸食品,吃起来香脆可口。这东西只有过会的时候有卖平时吃的还真不多,在沙河西部多用于大的庙会祭祀。
册井作为沙河第一大村也是周边村庄经济、文化的中心,每逢过会人们定不约而同聚集在此。这条小路北上直通安河村约4公里,曾经的土路已修建成水泥道路可通车,这条小路可没少走。
有时候一种声音,或是一种味道,可以把人带回真实的过去......
自家磨制的红薯芡粉自家的凉粉摊,这个小场景很有感觉。扣着的白瓷大碗和旁边放蒜汁的青花碗形成一个对比,桌面上有聚有散有深有浅,应了那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小时候吃凉粉学着大人往碗里放芥末油,一口下去那鼻子,那脑袋........
旱烟,旱烟一般有两种抽法:用薄点的纸卷着抽,或者用烟锅抽。早些年纸在农村是紧缺货,抽烟的纸大都不会专程去买,用旧报纸或者学生用过的作业本。农村好多上岁数的不识字,把孩子正用的作业本,裁了卷烟抽,孩子闹腾着不上学,一把鼻涕一把泪,让人哭笑不得。现在会头上卖旱烟的会带着卷烟丝的专用纸张一起卖,购买的也多是老人。
过会时街头总有修脚、点痦、专治腰腿痛的民间“医生”,地上铺一张写有祖传秘方或第几代传人的字样广告。
小时候听刘欢的《少年壮志不言愁》里面有句歌词是:"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博激流",那时总是不理解为啥“簸箕流”(博激流)......
鲜红的枸杞及泡酒、泡水料。
之前看到过最多的是那种在光照下停留两分钟捂手里能发出微微绿光的“夜光石”项链,大概一元到三元不等。
老先生坚毅的眼神,稳重的坐姿,干净朴素的衣着,这是极好的绘画创作素材。
“套圈”游戏的摊位我是找不到了,想必带有趣味性的“套圈”已经悄然退出会摊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石膏涂鸦……
老人即便扶着拐杖也要逛逛会摊新鲜一下,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热闹非凡的人群也是心情大好。那些孩子们在外工作的老人更是天天掐指算着天数等着儿孙们回家像过年一样。为了这个会她们多是头两天就开始做准备,买菜炖肉、收拾家晒铺盖......
调味品,作为喜欢烹调美食的人我还是保留了这张图。花椒、十三香、辣椒粉、虾皮、桂皮、红辣椒、肉蔻......
五彩缤纷的软糖,看到没这就是诱人眼球的“糖果色”。每一盘糖果的色彩本身就有一种设计在里面,所以均可以直接把这种色彩搭配应用到绘画上。
这张图的亮点不在“藕粉”,而是红色袋子里放的“酸枣面”。它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做饮料冲水喝。
会摊上的驴肉卷饼,这是武安的一道特色小吃。驴油饼烙的很薄卷上剁碎的驴肉、驴肠、葱白,八元一个生意异常火爆。之前提到的洺关驴肉香肠,一般来说表皮泛红的芡粉含量较多。册井有四道街,四个会。早些年一道街能顶周边一个村子的大小。这两次拍摄选取了中间两个会,可以看出不同的时节会摊上有应节的瓜果。倘若是最后一个会我想大概会摊上卖鞭炮、糖果、日历、字画、对联的更多些。 册井大庙,见证着册井的历史变迁,从几百年前的庙宇殿堂到解放后成为集聚周边莘莘学子的学校,而如今这里已是商铺林立。走进大庙,最引人注意的当属玩美计画,这里没有没有车流没有噪音污染,没有繁华街头的喧嚣,处处充满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给历经沧桑的大庙增加了许些活力。
具体是叫“灌肠”还是“灌掌”我打小就没搞清楚,直到现在。荞麦面蒸熟后用驴油煎最后涂抹上蒜汁......
转了一大圈能让我看中的玩具大概就属它了,鲜艳的民间用色,摇动起来发出哒哒哒有节奏的声响。
四张图看懂驴肉卷饼......
拉面馆里这张八仙桌很有年代感。玩美计画四到六年级的学员正在学习人物及场景速写,这里人物、八仙桌、暖瓶、毛巾、墙上张贴的各种广告字画等都可作为绘画素材。
这场景让我不由想起“魔岩三杰”何勇《钟鼓楼》的两句歌词:“说着明儿早晨是谁生火做饭,说着明儿早晨是吃油条饼干”。
不再多见的老门板......
册井槽碾街的几家拉面均是猪肉卤,小五花肉丁很是入味。
“麻糖面”,上面颜色稍重的是糖稀合成的面。
沙河市豫剧团在西北街剧场演出,哪道街过会就在哪道街唱戏。听戏的还是老人居多,不过近几年随着电子屏字幕的广泛使用过会观看戏曲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我经常光顾的一家拉面馆,里面空间虽不大却很有感觉。像是包糖糕用的红糖及面的混合食材
十月初二,天已经变冷从人们衣着上就能明显感觉到。早晨八点半左右会摊上的生意人都还刚刚到,这位大哥正在寒气中吃着早餐。冰糖葫芦又叫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北方冬天常见的特色,吃起来又酸又甜还很冰。
“在这煎灌掌已经有二十来个年头,今天过会人比平时多的多”老板边忙边向我介绍。
册井的凉皮很地道,冬天会增加“炒凉皮”老远我就被这辛香味所吸引。炒凉皮碗里多了豆芽及少量芹菜,浇上特制的芝麻酱、辣椒油对于吃货来说怎一个爽字了得。
拉面馆内坐满了客人,不时传来大碗还是小碗的吆喝声。
每当远离喧嚣的城市我便喜欢坐在这样的小面馆里,听着老乡们谈论着国家大事闲聊着家长里短......
你有没有把棉花糖用手攥成一个团再吃的经历......十块钱一碗,稠的吃完可以免费加一碗汤。那种特有的小柴火灶熬制出来的羊汤独具风味。我在此驻足了将近十分钟,光顾的客人也多为老人,冬天的会头喝上一碗羊汤既暖身又解馋。
喝羊汤又称"喝油",想起小时候喝羊汤不吃葱花不吃血条挑挑拣拣最后被大人训斥一顿把碗夺了去。看着两位老者津津有味的吃着我激动的把这个画面定格在手机上,好生活来之不易尤其是他们那一代人。
我问从事炸油糕多少年了,这位大爷告诉我从一开始到现在记不清多少年了。我大概听得出来他说的从开始似乎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策放宽后......油糕特写,两张图本应该删去一张,但是从用筷子夹起到放下这是个连贯动作我还是没舍得删,共计张照片最后留下限制上传的张。
馓子在会摊上很常见,沾满油的双手不时在锅边蹭一下。馓子特写河北好人道德模范赵喜英,义务理发善行覆盖周围三个乡十余村,我曾在之前的邢台好人及今年河北好人颁奖现场见过她两次印象很深。这次遇见简单的交流了一下,她说好多老人不认识字只能站在路中间吆喝,截止到我拍照她们还没吃午饭,她问几点了我看了下表已经十二点半......
热闹的人群
气球达人,从衣着到气球的装饰都很讲究。我本想着和他交流一下气球艺术,不曾想他看到我拍照直接把身子转过去了。
手工制作的黑肥皂,我第一次见到。
沙河微力量,这种形式我个人觉得很赞。磨制十三香的小磨盘不停的转动散发着辛香味。
吸引人们视觉嗅觉的驴肉卷饼再次出现,的确看着闻着都很有食欲。
两块钱一只的萌萌哒五彩小鸡做一个结束图吧,我们的生活本绚丽多彩只是像美一样缺少发现罢了。
来源:沙河市册井乡人民*府本地头条app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