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满盘李东梅
滏阳河自偏西南向偏东北纵贯冀南新区。马头城区位于滏阳河西岸,是原马头镇所在地,有着悠久的历史人文,一块风水宝地。
01
01
马头,原名琉璃,滏阳河源头一颗光彩夺目的珍珠,置身青山绿水,尊享鱼米之乡。明成化十八年(年),磁州知府张梦辅号令拓宽滏阳河道,始通漕运,琉璃为当时陶瓷、煤炭等物资航运集散地,随名码头。直至年,因兴建水库,近五百年码头停航,“码头”遂渐被人们称为“马头”。厚重的历史人文弥漫在物华天宝之域,地灵人杰。在当前建设绿水青山全民安居乐业的时代机遇面前,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机缘。冀南新区新一届领导班子在杨万春书记的带领下,正是抓住了这一“机缘”,让这片神奇的土地焕发出崭新的秀美容颜,令人拍手称道。
时间到了公元年,夏日骄阳似火,我们几个同道行走在滏阳河西岸。由于拓宽了河道,筑高了河堤,几十年一遇的连续多场特大暴雨已经顺流而下,没能奈何的了这条美丽的河流以及河滨的城镇村庄。眼前,宽宽的河道里水流缓缓,阳光下波澜不惊。两岸宽广高大的河堤上依然繁忙不已,推土机、挖掘机也正在忙碌地工作着。原来,这两条河堤是要建成标准的马拉松赛道,堤宽10米,其中,标准赛道8米,两边各1米用来绿化,每堤25公里,两堤共50公里,比赛道标准多出近8公里。建成后,既可承揽比赛,又是居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当全部工程完工,那将是怎样一个美好的所在。届时,堤顶风光无限,堤坡碧绿青翠,堤中水练银河,恰似人间仙境。
02
从滏阳河堤下来,穿行于马头古镇的大街小巷,历史的印记在脚下徘徊。兴盛的码头文化积淀成结,为这里覆盖上浓浓的古风古韵。曾经的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瓷器铺、丝绸庄、杂货店、米市、酒肆、茶馆、客栈……鳞次栉比,依然立于街区繁华处。中和泰和老号、滏泰隆拽面馆、银匠铺子、糖房胡同、老盐店、药王殿……店还是那个店,铺还是那个铺,只是被历史打磨了青砖黑瓦、斑驳了红廊金匾。想当年漕运兴盛时,该是怎样的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今日,有的门面已闭,代之以新的主人,成为居所;有的依然敞开门户卖着柴米油盐;有的成了现代人们生活必备的小型超市。位于老城中大街号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层小楼,是仿照民国时期天津建筑风格建造的,正中门面刻着“吉盛兴”三字,是一家大绸缎庄,在四周林立的平房铺面簇拥下格外醒目,解放战争时期为高树勋将军邯郸起义指挥部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个时期都是马头镇政府机关所在地,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眼前,他那沧桑的外墙斧劈刀削般坚挺地耸立着,诉说着时代的过往。
▲邯郸起义指挥部旧址
位于下湾街东头紧邻滏阳河西岸的“时兴栈”,是一家保存比较完好的四合院,座西向东。这里曾经是煤场,是码头最大的一家煤市。进门是影壁,影壁后并排着两个门楼,门楼上的瓦片已不复存在,但其昂扬的斗拱依然散发着昔日辉煌。院子的西南角是烧锅,老百姓走过路过,随便从烧锅里舀一碗烧酒喝,不收钱。年11月丛台酒厂成立,以城内著名烧坊“贞元增”为基础,联合了15家烧坊,“时兴栈烧锅”就是其中之一。
老宅老院一栋栋,一处处,历史的厚重感在周围浸润、流淌。九门相照府邸位于后台街9号,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当时武魁、御前侍卫胡万春的府第,之后慈禧西行回銮曾在此跸驾,又称九门相照行宫。是一座五进院,自北向南依次升高,九道大门一字排开,门口曾悬挂有“御前侍卫”四字竖匾。现在,这里居住着胡万春四世嫡孙胡宝炎一家。
后台街47号的卞家老宅建于民国时期,整个院落为二进院,一进院部分整修,仅存厢房三间,二进院整体布局保留较为完好,垂花门依旧,正、厢房历经沧桑,刻写着风雨,拱券式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并蒂莲花,述说着主人心中的美好,木格窗棂古朴典雅,门罩上雕刻有祥云和书画卷轴,依然呈现着中国特有的古色古香。
中大街张家胡同,曾在平汉战役时一度是刘伯承将军的临时指挥所。还有明清时期的下湾岳家老宅、刘家老宅,后台刘家大院等,一座座古老宅院静静地讲述着那个繁华码头的市井人声、风土人情。古宅院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呈现着那时人们的社会生存状态。
狮子口东南方向不远处就是滏阳河的普济桥。普济桥始建于明末,成桥于清初,深厚的漕运文化让这个通衢之处成为人们祈福祝愿之所。每年正月十五夜,人们聚集在这里,燃放烟花,点放河灯,求平安,祈发达,直至今天,仍然繁盛。夜如磐,灯如花,人如潮,船如梭,景如画,站在这里,亲切感油然而生,仿佛自己就是那人流中的一员。世代流传的习俗蜿蜒而来,不同的人群演绎着同一个动作,向往着同一个福愿,历久弥新。这种传承让我心生敬畏,对人的敬畏,对河流的敬畏,对桥梁的敬畏……
马头城区有一条纵贯南北的霸王渠大街,街东是马头古镇,街西是新城。出古镇,沿霸王渠大街向南,路东是一座龙王庙,坐北朝南,两间屋脊连为一体,屋顶系一殿一卷的勾连搭类型,有阴阳、刚柔之寓意,这种连脊建筑在中原极为少见。北间为卷棚屋顶,曲线优美,檐角雕有龙形吻兽,有龙吻和龙尾,含阴柔之美,南间为人字形屋脊,具阳刚之态。庙宇建于明嘉靖十七()年,是河道通航后人们祈福的处所。进院可看到十多通石碑,记载着龙王庙的历史沿革。南间设聚龙宫,供奉着太白金星、托塔李天王神像,以及乌龙爷牌位;北间梁柱上有精美的彩绘,两侧墙壁上绘有二十四孝图,屋内陈设显示着阴阳和睦方为平衡与平安。
位于马头城区及附近的文物古迹很多,透射着明清以来这里的航运文明。新区领航人在马头城区的建设与发展中,定下了“有机更新”的主基调:“着力发展码头文化、民宿文化和街区打造,形成历史记忆版块。”同时,实施城市更新,建设学校、医院及商业等配套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职能等,满足城区居民需求。厚重的历史文化遗存,在今天即将散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这是新区独有的光芒,将灿烂地荣耀每一个新区人和前来新区的好友宾朋。
03
在霸王渠大街上继续向南,路西是一片片一栋栋正在建设的现代高楼。南端一处现代小区“滨河花园”十分醒目。它建于霸王渠澄漕沟之上,是上西村村民的新民居。小区内溪水潺流,林木环绕,休闲亭台,曲径通幽,一处小家碧玉般的雅丽居所,清幽宁静,住在这里可尽享岁月安好。小区占地60亩,总投资2.34亿元,建有7栋11层住宅,1栋6层住宅,共建设住宅套数套,总建筑面积7.04万平方米,容积率只有1.6,共安置村民户。这是马头城区的棚改项目,年立项,第二年拆迁,如今已经完全成型。
目前,原马头镇14个村的棚户区改造已经全面展开,除个别需要拆迁的棚户区,均实行先建后拆,滚动建设。沿“滨河花园”向北是“滨河佳苑”,为董家街和下湾村共同的棚改项目。小区更趋合理,花草树木的掩映中,有居民健身小广场,运动器材一应俱全,周围还设有休闲区域,林荫廊道,亭台楼阁,静美怡然。这里总占地面积78亩,投资5亿多元,共建有9层、11层、17层楼房共12栋套,绿化率30%。项目已经联合验收。旁边“滏水左岸”正在兴建,一样是棚改项目,仅听名字,就带着现代的味道。当然,滨河区域,处处黄金,这里还有多处已建和在建的商业住宅区,呈现出高大上的气派,充满着诱惑。
去年深秋时节,我与同行来到车骑关棚户区建设场地。小区内楼房均已封顶,正在建设楼外入户电梯,院子里各休闲场所和设施建设美观实用,道边及园景绿化已经初具规模。这个项目占地47亩,总投资近2.4亿元,共建有11栋6层住宅楼,并建有地下储藏室近平方面,回迁安置住户套,建筑密度32%,绿化率32%。这儿还建有一栋2层社区服务用房,其中含2层换热站。新民居越建越实用,越建越时尚。
去年年始,马头城区开始对马头镇的马铝小区、马头建行家属院2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来到马铝小区,焕然一新。马铝小区是倒闭的马头铝厂居民区,有较多的遗留问题,老旧小区改造也就从这里开始。秋天的风已然透着寒意,小区内尚在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大型工程车正在铺设道路。进门左侧楼前有一片与楼体一样长的大花池,各色菊花顽强地盛开着,向人们问好。据项目介绍人称,这片花池曾经是居民小菜园加垃圾场,而且每栋楼前都有菜地和垃圾,现在都成了小花池。而且,在原来的违建、垃圾集散地和不用的旧锅炉场地,建成了两个停车场;重建改造了旧有小广场,添置了建身器材,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和景观灯,栽植了行道树等花草树木;屋面防水、墙体粉刷、下水管更换、加埋雨水管、道路重修,道牙安装,便道砖铺设、改造小区大门等公共建设基本完工;设置了电动车集中充电场所。像这样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还有5个,今年将全部完工。结合新区“红色物业”的推广,对小区物业进行全方位管理,确保并不断改进老旧小区的整体美丽度和居民生活舒适度,让居民越来越真切地体会到居住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马头所有村民皆将变成居民,所有老旧小区皆将变成新美小区,富含码头文化的老街老巷在整修后也将成为历史记忆的再现。新马头正向我们走来。
来源:邯郸晚报